“抗震减灾示范学校援建项目”正是壹基金在雅安灾后重建中的重点工作之一。10月31日,壹基金邀请到了来自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台湾周子艾建筑师事务所和台湾境向联合建筑师事务所等一流建筑规划单位的建筑规划专家,与来自雅安当地学校的校长老师共同讨论灾后学校重建的抗震减灾和规划设计的案例经验。
台湾周子艾建筑师事务所负责人周子艾建筑师
境向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四川雅安市中里中学
地震了——不是逃出学校,而应让学校成为避难场
遵道学校的杨兴校长和中里中心校的吴刚校长首先分享了各自学校的抗震减灾规划设计经验。
遵道学校曾在512地震中受到严重损毁,成为“站立的废墟”。灾后由万科集团全资重建,在设计施工中贯彻使用了防震减灾与环保的理念和技术,遵道学校成为了当年灾区首个进驻的永久性建筑学校,并经受住了芦山地震的考验,在校师生无一人受伤。
遵道学校的人文关怀理念在灾后重建的中里中心校的体现让人印象深刻,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特点,用积木的风格来建设校园,显得时尚而亲切,并在风雨篮球场和校舍建材等方面全面应用了防震减灾的技术,让学校成为了孩子们的花园、学园和乐园。
安全的校园——结构安全,孩子的心理更安全
万成兴建筑师在介绍北川援建案例时分享到“我们梦想在北川,给孩子们一个不但结构安全,并且心理安全的校园”;张刚建筑师着重介绍了利于逃生的双向剪刀梯设计,保证最远的教室门口到楼梯口仅有8米。
清华同衡规划院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研究所的石慧斌所长强调“听的环境好,教育的效果才好”,传统四方四正的教室会形成颤动回声、声音畸变等影响声音传递,建议教室的形状设计可以更为活泼,并且学校教育要从细节上注意给孩子们培养家的感觉。
台湾周子艾建筑师事务所负责人周子艾建筑师在设计理念中则非常重视环保和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可进行楼体二次构造的木头元素、设计精巧的屋顶花园和匠心独运的人造湿地生态池都让人眼前一亮。
曾在汶川地震后参与主持重建雅安市中里中学的蔡元良建筑师将台湾的抗震减灾规划设计的先进经验分成“都市防灾空间规划系统”、“灾害潜势模拟与评估”、“防救灾设施与资源需求分析”和“防灾空间系统规划”四个方面。其中的一个特点是在设计规划中,尽量不占用优质空间的边缘地带,将最好的位置都让给孩子们的教室和自由活动空间,这样去中心化的设计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能让孩子们更有主人翁的感觉。
回归教育的本质——孩子生理、心理和知识并行发展的乐园
壹基金秘书长杨鹏将学校援建的建筑设计形容为“回归教育的本源”。他表示,壹基金参与灾后学校重建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学校合作建立抗震的、有人文关怀的、对孩子的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具有示范意义的校舍;另一部分是要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孩子的独立、创新、自尊、自信的关照融入校舍的建筑规划设计之中呈现给社会。
设计规划要将梦想、独立、自由、成长等元素与对生命和教育的理解融入设计中,转化出一个个鲜活生动、与众不同的学校,成为利于孩子心灵成长的一个个艺术品,最终建成让孩子的生理、心理和知识能并行发展的乐园,并能让这样的学校成为教育系统的样板。
壹基金受壹家人的爱心嘱托,将为雅安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带来自由、快乐、充满爱与关怀的抗震减灾示范性安全校园,让孩子们能壹起勇敢筑梦,壹起自信逐梦,壹起梦想成真!